國立臺南大學
低階能源利用與開發教育發展中心
:::

成立目的


​​  近年來,世界各國了解到能源的重要,特別是低階能源。低階能源包括:無

法以傳統方法發電之熱源,例如工廠廢熱與地熱等。空間中普遍被浪費掉之已

在能源,例如振動轉電能、電磁波轉換、微熱轉換等。因此積極地從國家政策、

濟部及科技部等著手開發各種能源設施。而臺灣自2007年國家政策訂定「國家

能源科技計畫」開始,藉由各項「節能、地熱與天然氣水合物、減碳淨媒、風力

海洋能、替代能源、智慧電網」之工作計畫,達成穩定能源供給來源與管道,

能源供需均衡與系統正常運作,完善系統風險管理;強化能源使用管理,提

高能源轉換、輸配及使用效率,增加能源運用的附加價值;發展低碳能源及運用

低碳技術,降低能源之開發及使用對環境衝擊,委由國立臺南大學(以下簡稱本

校)理工學院機電系統工程研究所林大偉教授執行「宜蘭平原深層地熱探勘鑽井

及地熱系統發研究-EGS儲集層現地取熱評估系統開發計畫」,該計畫至102

起開始執行,至今已於本校投入1,1075,000元經費,此為所有子計畫中獨有深

於能源的一個計畫,再加以本校深耕之各高中小夥伴學校,更應積極聯盟全國相

關單位,致力落實低能源利用知識教育推廣。


  鑒於政府已宣布沙崙綠能城之開發,能源開發應有各校投入之重點與選項,

南大學的各項能源技術均以有獨樹一格之特色,更應以中心的角色推展聯合

策略。本中心以全球在地化雙重性的觀點,聯合國家政策之主軸辦公室及具技

術層面之灣機電國際工程學會,再結合本校在地之夥伴學校實力,從社會價

、教育觀點、校課程、社區文化等主觀或客觀的條件,進行在地化鏈結教育推

廣與深耕。將有助於本校在南部各校之特定能源領域具有指標性作用,並將帶動

本校相關科系之研發軟實力。